简介

重生之种田大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高山农业(3/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从而达到了无公害食品的标准要求,如湖北长阳生产的高山菜,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大气土壤水质的检测,对6种蔬菜产品无公害指标的测试,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含量、DDT、己酸胺磷、杀硫磷、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敌百虫、溴氯菊脂、氰戌菊脂、砷铅汞、镉氟、亚硝酸盐均合格。

高山大白菜、甘蓝、萝卜、番茄、辣椒5种蔬菜产品,被湖北绿色食品办公室授予“无公害”食品称号;高山番茄、甘蓝被中国农业博览会授予“中国名牌”称号;乐园辣椒被授予“湖北名牌”称号;高山甘蓝被中国绿色食品中心授予“A级绿色食品”称号,并注册了火烧坪牌商标,以优良的品质提高了高山蔬菜的知名度。

蔬菜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根据蔬菜品种不同而不同,高山蔬菜栽培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十分必要,包括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及土壤营养等,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时期、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等,其环境条件都互相影响、互相联系,所以在生产上一定要统筹考虑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

高山蔬菜栽培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一,海拔高度对温度条件的影响。

一般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

在干燥的空气条件下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1℃。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气温的垂直变化变小,在空气湿度饱和的情况下,降为每100m相差0.6℃。

山区由于地貌、生物等影响,气温垂直变化一般为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约0.5℃,即海拔600~1200m,气温比当地平原要低3~6℃。

当然不同地区,海拔高度和季节气温的变化也是不同的。

由于高山和平原的气候差异,对蔬菜生产的影响:一是引进蔬菜适生期的变化,使上半年蔬菜适生期推迟1~2个月,下半年蔬菜采收期与平原错开。

二是在平原容易引起高温障碍的果菜类蔬菜,能够顺利地越夏延秋栽培,单季生长期比平原多出1~2个月,对于耐热蔬菜、半耐寒蔬菜则可以正常生长和发育。

与平原不同的只是栽培季节的变化,对于越冬栽培的耐寒蔬菜的生长发育有的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是由于与平原冬春之季的气温差异较小,只要在平原能够种植的年份,高山也可生产。

另外,由于高山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有效积温随之减少,要注意海拔过高往往由于积温不够,而不能正常成熟,即使成熟一部分,单产也不高。

由于积温、灌溉、管理及运输等条件的限制,高山蔬菜的开发,应以海拔1200m以下区域为宜。

第二,地形对温度的影响。

由于到达各地面太阳辐射强度不同,引起地表温度不同。

不同地形所引起的温度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不亚于高度所产生的温度差异。

一日之内,东坡受热最早,但大量热量消耗而蒸发,温度不会很高;西坡受热较迟,午后地面蒸发少,热散失少,温度就高;南坡的太阳辐射比北坡时间长,其温度也比北坡高。

山谷或盆地由于周围地形遮挡,风速小,气流交换弱,田间太阳辐射使地面的气温上升较快,午间气温较高。

夜间由于冷空气下沉,降温后形成较大的昼夜温差。

山顶或山岗由于风速大,气流交换强,热量散发较多,白天气温不很高,晚上由于冷空气下沉以及周围空气补充,而昼夜温差较小。

如果仅考虑温度条件,地形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气温较高的夏秋之际,东坡较为理想,海拔较高的南坡、东南坡以及东北坡,坡度较缓的北坡也可以。

但西坡午后气温骤然上升,蔬菜生长发育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在坡地和山谷可种植较耐热的蔬菜如南瓜、芋等。

气温较低的冬春之际,不仅东坡、南坡、西坡盆地都比较理想,而且在山岗、山顶和山谷都能生长,但产量和质量不如前者。

北坡由于温度过低,只能种植耐寒性强的蔬菜。(2)水分条件海拔高度、地形、土质影响着降水量和径流,从而引起高山水分分布差异。

第一,海拔高度对水分的影响。山区降水量的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增大,达到一定高度后,又随之减少。

夏秋季高山的降水次数多而量少,被称为小降雨,汛期局部雨量较大,而冬春季雨雪交加,雨水较多。

高山降水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因季节而异。

在容易发生干旱的夏秋季,降水量的增加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冬春季,降水量增加,对蔬菜生长发育会带来不良影响,若山地排水条件好,发生涝灾的可能性小;汛期降水量的增加,需要通过基地排灌设施的建设加以防范。

另外,平原果菜类蔬菜旺果期正遇6月梅雨季节,山区这些蔬菜的旺果期处于“出梅”后的7~8月份。

这时虽然小阵雨较多,但不会长时间处于阴雨状态,故坐果率比平原高。

第二,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起伏的地形引起风速、风向的变化,从而引起降水量的差异。

一般风速较大的山岗和迎风坡两侧,降雨少;风速较小的地方,降雨多;大雨时,迎风坡上降水量比背风坡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千千文学(m.qianqianwx.com)重生之种田大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