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战国之天下纵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世界的构成 诸神的神话(3/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后世的人们仅仅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

而宇宙中的星系数量根据估算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的这个级别,其中仅仅和地球一样的环境的星球就难以数计。所以,就算有地外文明并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

后世的人们反而不会向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刚刚开始获得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无神论者,并且坚信科学。后来的人们逐渐意识到,或许人类自己也许就能成神。

所以,如果说,完全没有所谓的神。细想之下也不对,就拿古代的神话故事来说吧。

最早的神话故事大致分创世神,造物神两大类。但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先秦的古籍记载的诸神和汉之后的完全不同。

先秦古籍中的记载中有神,仙,神兽,神怪,神木,仙药,仙境灵地。当然,这里有大家熟知的,这里不再说明。

但是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最早但是流传于民间,并无相关记载,仅仅是心口相传,到周后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些东西才被收录到了一些典籍当中。

比如说太之初一又叫东皇太一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天神。出自屈原《九歌》中的篇名。东皇太一是《九歌》中所描写的天神,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祭祀的最高神,主宰天空星辰。

共工最早记录出现于《山海经·海内经》中的描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以及《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而女娲的相关传说,最早出现于西周末年的《史籀篇》上记载,依据是《说文解字》中的籀文: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楚帛书》中记载:有伏羲、女娲结为夫妇,并生有四子,四个人掌管四季。

早期的女娲,与共工触山并无交集,对于世间天塌地陷、发生灾难的原因,也没有明言记载,语焉不详。只说天裂了,倾盆大雨不停的下。

其中根本没提到因为共工、不周山而引发女娲炼石补天的事,可见在先秦远古时期女娲炼石补苍天和共工怒触不周山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故事,是由东汉学者王充把共工触山与女娲补天焊接到一块。

盘古传说最早出现于三国文人徐整的《三五历记》。但是有意思的是,先秦的文献当中并无记载。

关于女娲的传说的描述记载于山海经,山海经成书年代已不可考,说根据山海经神话,世界最早出现的10个神是由女娲之肠所化。

山海经在大荒西经中有这样的描述: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而女娲不是任何神的化身,也没有任何神是她的分身,她的定义就一个,中华神话中的先秦时期女神。并且流传于民间故事中。因为她出现在了《史籀篇》和《楚帛书》当中。

在中国上古神话诸神,创世神为女娲,伏羲、东皇太一可以说这里边根本没盘古什么事。

而盘古更像是波斯神话中的描述,在波斯神话中,原始的宇宙是个卵或蛋,而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在蛋内,蛋黄为大地,蛋壳为天穹。而创世神在沉睡之后醒来,开天辟地。

徐整《三五历纪》中描述的盘古沉睡时,天地混沌如鸡子几乎毫无区别。同样,印度大梵天创世说,即是从金蛋中诞生,而后化生万物。

那么联想到三国时期已经是丝绸之路开启,欧洲亚洲文化交流了很长时间了,所以,盘古应该是三国时期被杜撰加工出来的神灵。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首,亦是百王之先,乃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同时也是相关记载最早的创世神之一。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身份从文明创始神,天皇,开天神,太阳神等多次变化。

这里不得不八卦一下伏羲这个大神,因为这个神简直太传奇了,咱们后世所说的八卦总会提到《易经》,其实易经里的是文王八卦。也就是就是周文王根据伏羲八卦改创的,叫后天八卦。

而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早已失传了。那么咱们今天要说的可不是文王八卦,两者差着三千多年之久。

传说伏羲去世之后,伏羲八卦的六十四变,其实应该是十六卦,传到殷商时期,因为这十六卦泄露天机,被在世的神明抹去了其中的一半,也就剩下了八卦之数。八卦是三爻组成,根据阳和阴的排列组合形成八卦。

那么神明抹去的究竟是哪一爻呢?咱们反推回去就知道的差不多了,这里有几种可能。文王八卦是三爻,正合天地人三才之数.而抹去的那一爻,这世间生灵,无外乎就是天,地,神,人,兽,鬼。

若是十六卦被抹去了,一半,那肯定就是神,兽,鬼三爻。剩下的组合无非就是第一:天,地,神,人。第二:天,地,人,鬼。第三:天,地,人,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千千文学(m.qianqianwx.com)战国之天下纵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