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战国之天下纵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高级酿酒术 柘浆变白糖(3/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下一步,我就是要教你们,从柘浆中提炼白糖和谷氨酸,但是当下,咱们必须尽快的培养出咱们自己的酒曲来,这要费不少时间来试验和培养。”

“现在,咱们先要建造酒窖,制曲的发酵房,还有蒸笼,重新盘灶,这些活还多着那,安排人手抓紧干把。”

随着白冰的一声令下,整个酒坊启动了起来。雷云崭新的酿酒方式大家从未见过,但是这些人毕竟是酿酒多年,虽然不知道酿酒的真正原来,但是起码知道,酒曲的菌类可以将粮食转换成酒。

那么加上雷云的详细解说,自然也就很快明白了怎么一回事,而知道了原因的酿酒师傅们,爆发出来的聪明才智是雷云始料不及的。

酿酒师傅们不仅很快就掌握的酿酒的关键步骤和温度,居然还别出心材的在制曲的过程里,加入不同的多种粮食配比。更是用到了市场上能见到的所有粮食的品种。

稻米,小米,糯米,高粱,麦子,菽,其实菽是所有豆类的总称呼,黄豆,绿豆,黑豆,红豆,豇豆甚至是一种叫菰的东西,也被拿来做试验,而在雷云的指导下,酿酒师傅们进行了后世的分组试验的方式,极大的加快了试验效率。

这让雷云非常的满意,在这期间,雷云到这一群学生,奔波于酿酒坊,铁匠工坊,打造各种器物,而这些学生似乎也找到了乐趣,各个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而白恒和苏秦,也渐渐的融入其中开始乐此不疲了起来。最后发展到,连公子昂也加入其中。

其实酿酒,在中国有古老的历史,酒圣杜康,也被成为万酒之源,最早的酒,严格说不是人工酿造的,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杜康负责专门管理粮食。当时伴随着农业种植的发展,和没有战乱,粮食基本上每年都获得大丰收。

可粮食多了吃不完,也没地方存放,只能存在树洞中,结果是遇到阴天下雨,十有八九就会腐败坏掉,杜康只能到处检查这些存粮的树洞,结果就发现有几处树洞的粮食并未腐坏,而是流出了一种液体。品尝之下酒味浓郁,味道非常不错。

于是,这酒便诞生了,杜康仔细的研究了酒的形成过程,找到了把粮食进行发酵的办法,从而酿造出了最初的酒类。当然,这个方法便是生粮酿酒,所以淀粉糖化之后转换成酒精的效率不高,酒的度数低的要死。

最初的酒,度数差不多就是百分之三左右。这种酿造方法虽然不断的改进,延长发酵的时间,但是也不过将酒精浓度提高了几度而已,在西汉以前,用曲酿出的酒,它的度数都很低;在东汉以后才开始出现度数较为稍高的酒。原因就是酿酒师傅们掌握了熟粮酿酒的方法。

唐代中后期,出现的烧酒,也就是蒸馏酒。真正的高度白酒的成熟是元代开始的,到了清代,才真正的到达了酿酒的巅峰状态。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大批雷云需要的物资,以及陶瓷,玻璃器皿各种香皂,皮革制品,白盐,牙膏等等几十种高阙制造的商品开始向白氏位于大梁的货场运送过来,高阙开始陆陆续续释放出较高的产能了。

但是雷云知道,这些商品,想满足自己的计划,还是远远不够,且大部分都是目前的奢侈品,诸如香水,陶瓷,玻璃,皮鞋,皮衣之类的,目前还不是百姓可以享用的产品,所以,必须开发出一些起码让老百姓也能享用的产品,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声势。

但是雷云非常不喜欢现在的这种感觉,一切都太原始。工业产品讲究的是上下游的配套,而现在即便是高阙的商品制造,用的也是手工和半手工式的发展方式。

而雷云为了得到一种产品,往往要从原料开始发展上下游的配套,而这里又没有可用的人才。

想象后世的工业配套,只要你有脑子,想要制造产品,只要到相关的电子,化工,钢材市场走一走,你可以得到所有的所需材料和配件,哪怕是在家里也可以造出想要的商品。只要你有技术并且愿意这样做。

那么就当下来说,要向获得足够的商品,最起码是商品数量上的种类要繁多,又要和目前的市场情况以及百姓消费契合,唯一的路就是酿酒,食品,饮料。

虽然雷云在上郡的时候计划的非常好,但是很遗憾,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一路走来,到了大梁,雷云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井底之蛙,其实这个时代的食品方面并不像后世描写的那样,尤其是雷云在王宫赴宴之后,他改变了想法。

他的美食购物娱乐城,必须有重量级的产品加入,必须成为一个招牌,一个无法替代,又永远不会枯竭,别人无法仿造,又必须消费的东西,那无形中就是酒。最好的好酒。

瓷器,玻璃,镜子,香水,皮货,香皂这些产品,说白了,只有贵族可以买得起,但是谁家也不至于卖上百套,就算能卖上百套,随着这些产品的增多,早晚有一天,也会现得不稀奇了,也就是说,当第一波的消费结束之后,这些产品不可能再带来巨大的利润。

那么唯一能让人欲罢不能的就是好酒,这必须成为雷云的一个长期的吸金产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千千文学(m.qianqianwx.com)战国之天下纵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