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武林外传之名捕燕小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 十村八店募人手 同福客栈尽疯魔(下)(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众人闻言也都是帮着将东西分类出来,老实说早上买的东西太多了,他们到现在也记不清都买了啥了。

“文房四宝一套,价值四百五十文。”秀才核算着,一边拨弄着算盘,一边报道到。

话说这秀才,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是熟读四书五经,八岁是精通诗词歌赋,那也是个神童级的人物。

虽然一直都考不上举人,但是这记忆力却是超群,虽不如小六般过目不忘,却也是博闻强记之辈。

而至于为什么他记忆力这么超群,却考不上举人呢?

那是因为这科举可不好考,不是说你死记硬背就能行的,他是要破题、起讲、入题的。

人人都说古代科举考的是八股文,但这八股文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文体而已,考官们只是要求你必须要用这种文体答题。

而他们考的内容则是从四书五经中随意抽取一句话,然后让你立意回答。

说白点,这考试的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加作文,加策论。也就是说是没有所谓的选择题和填空题的。

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些题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答的如何,全看考生的立意和文笔,以及还有看卷官的心情和理念。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有那么多惊才绝艳之士,屡次不第的原因。

另外这古代科举考试年龄限制极宽,五十多岁还能继续考,而且他每次录选的名额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你除了要和你的同龄人比以外,你还要和你爸爸辈、爷爷辈的人比。

而这人越老,他的文笔功底和理解自然也是越深厚。

所以像秀才这种才二十多岁却屡次不第,只不过是正常现象。

而之所以他会被人拿来当典型,只不过是由于他是神童闻名,加上又是出生官宦之家,所以人们对他期望太大。

而期望越大,这失望也就越大。

另外他为了考举人,又把自己的家产都败的差不多了,这就显得更有话题性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千千文学(m.qianqianwx.com)武林外传之名捕燕小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