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艰苦创业在明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平和县(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案件审理完毕,百姓散去,郑知县立即将郑森等人请入内府。

郑知县给了郑森一个大大的拥抱,笑道:“你这家伙,我以为你待在福州,以后难得过来了呢?”

郑知县看向朱聿键等人:“这几位是?”

“奥,我来给你介绍,”郑森说道:“这位是唐王殿下,这位是黄道周黄尚书,这位是这位是张肯堂张巡抚……”

郑森一一介绍来,郑知县顿时被这些人的身份惊得目瞪口呆,这群人每一个都比自己地位高出不知多少,他只能一个个行礼,弯得自己的腰都酸了。

郑森介绍我朱聿键等人,又说道:“这是郑元一郑知县,与我是同窗好友,几年前我爹送我到南京求学,我进了南京国子监深造,师从名儒钱谦益。郑知县也是钱谦益的学生,还未学成,没想到已经是山河破碎了,他寻求报效大明的途径,进入永历朝廷,直接被任用为知县。”

黄道周拱手说道:“我观郑知县年龄不过二十左右,便能将一县之地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实乃国家栋梁之才啊。”

郑元一连忙说道:“不敢当不敢当,黄尚书折煞晚辈了。”

“有什么不敢当的,”黄道周神情突然严肃起来,“我为官这么多年,还从来没亲眼见过像你这样,如此年轻的知县,还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且,我还算什么尚书啊,我效力的朝廷都投降了清廷。”

郑元一真挚地说道:“黄尚书乃是忠义之士,一心为国为民,到了广州,陛下也一定会重用您的。”

“但愿吧。”黄道周叹息道。

郑森笑道:“黄老放心,陛下可不是弘光皇帝,昏聩无能。我对此地的管理,全都是按照朝廷的指示来办的,所以才能在短短几个月,使平和县恢复繁盛的景象。”

“想必你们南下的路途中也看到了,尚在郑氏家族的地域,十室不说九空,也空了一半多了,许多官吏和大家族为恶一方,官官相护,令百姓苦不堪言,街道上冷冷清清,普通百姓全都一副面黄肌瘦的样子。

“而我们这里的城镇,大一点的城市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小一点的地方百姓也吃得饱,穿得暖,许多百姓迫于生计,都举家搬迁到我们这边来了。”

“也幸好有明俨相助,百姓们才能顺利地过来,不过,这登记造册进行管理的事,确实挺让人头疼的。”

黄道周几人点点头,确实如郑元一所说,这般盛世景象,仿佛梦回洪武,不是单独一县所特有的。

这时,郑森叹道:“元一,说起来,你我二人的授业恩师都已经剃发降清了,想不到我们一直那么敬重的恩师,居然是那种人,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郑元一也说道:“钱老或许是有什么苦衷吧,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机会一定要劝老师重新为大明效力。”

郑元一不愿相信钱谦益是个毫无气节的人,希望钱谦益能够回头,不过他做了平和知县,不能抽身离开,便希望郑森能够去劝钱谦益。

黄道周等人对投降了清人的变节之人十分痛恨,在郑元一和郑森面前却也不能明说。

郑元一看出了他们的心意,于是打断话题说道:“诸位远道而来,光顾着谈论了,我还没有尽我的地主之谊呢,各位跟我来,我们先用午膳再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千千文学(m.qianqianwx.com)艰苦创业在明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